本版图片均由柳怀祖提供 ■本报记者 甘晓 一生常耻为身谋。
聘任制带来的是不确定和不稳定感,甚至是危机感。因此,学术共同体的自主管理要考虑如何协调学术研究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要考虑国家的问责和社会的评价。
专业性不足有很多体现,比如对教师的考核管理、对教学科研成果的学术性评价等。前期积累的多部门管理经验有助于我了解学校全局、了解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至于行政人员不能转教师是否有助于消除高校行政化,这很值得商榷。张务农:据我所知,国外高校中的确存在此类行政编制,即每个岗位不是固定编制,而是从社会上聘用相关人员。处理好国家问责和学术共同体自主管理之间的关系才是问题的关键。
另外,要充分发挥院系各委员会的作用,比如招聘委员会、晋升职称委员会、招生委员会等。黄启兵:现在高校普遍实行聘用制是针对全体人员的,行政人员、教师均如此。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对旧中国政府的不满,让柳大纲更加坚定科学救国的理想。
同时,他与吴学周、朱振钧等完成了丁二炔的紫外吸收带氰酸和某些异氰酸酯的吸收光谱等工作。在与柳大纲有过直接接触的人当中,对他最多的评价便是好人。柳大纲对氢氰酸、氯化氰、溴化氰、碘化氰、双氰、乙炔等直线分子以及异氰酸和异氰酯等复杂分子的紫外光谱进行了研究。从柴达木盆地的盐湖资源,展望这一地区化学工业的远景,是令人兴奋的。
柳大纲还接受了新的任务。杨小林曾走访过很多中国科学院的老人。
很快,他们定向合成出所需的荧光材料,为南京灯泡厂试制出我国第一支使用无毒荧光材料的日光灯。本版图片均由柳怀祖提供 ■本报记者 甘晓 一生常耻为身谋。孩子出去了,如果不给他较好的条件,他也一定‘站立不起来。柳大纲说到做到,以身作则,吸引了一大拨粉丝,他们愿意跟随偶像柳大纲,以实际行动支援东北工业建设。
《中国科学报》 (2023-11-13 第4版 风范)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有一次,柳大纲不在家时,一位亲戚穿走了这身行头。3 一个个任务,一次次我愿意 如果因为不会,就不去学、不去做,我会因此感到羞耻。1957年至1958年,眼看着大柴旦化工厂、察尔汗钾肥厂的厂房先后在盐湖盖起来,柳大纲内心十分欣慰。
这里蕴含着镁、钠、锂、硼、氯、溴、碘、铷、铯等多种元素,湖水像被不小心打翻的调色盘一样五彩斑斓。住在透风的帐篷里,高原反应让人无法平躺,他只能斜靠在床上闭目养神。
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家柳大纲很喜欢陆游的这句诗,并把它作为躬行一生的座右铭。我在长春接他,他都没有回家,就直接去了北京。
没有听到过一句对柳先生不好的评价。他对当时旧中国政府的所作所为大为不满,认为垮台是必然的事。作为柳大纲在上海物理化学所工作时期的学生,胡克源了解老师的想法。在中国的化学史乃至科学史上,柳大纲都是一个值得大写加粗的传奇名字。直到1984年,年已八旬的柳大纲卧病在床,仍然关心着盐湖化学的工作。游客拍摄的绝美视频中,经常会配上一段浪漫的文字——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察尔汗湖。
4 布局中国化学事业 大局为重。陈毅在讲话中号召:上海解放为科学的自由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我们要广泛吸收欧美各国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希望科学家把科学研究和广大人民大众的利益结合起来。
1948年10月,年轻学者刘铸晋抵达罗切斯特,柳大纲前去接站。与迅速攻克荧光材料类似,他还延续了科学与工程两手抓的思路,在取得实验室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又与工程建设单位合作,在佳木斯糖厂、唐山林西矿井、塘沽新港等工地进行现场试验,完成我国第一次化学灌浆大规模试验,开创了我国化学灌浆试验的先河
照片里的柳大纲满头银发,清瘦的脸庞上舞动着两弯浓黑的长寿眉,透明镜框里露出和善慈祥的眼神,笑意盈盈。决定从上海北上长春时,柳大纲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柳大纲好在哪儿?好到什么程度? 有人说从没见过柳先生发脾气,连大声说话的时候都没有,有人说他总是平等、民主、和谐、宽容,有人说他从不讲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 柳怀祖说,1955年,我国评定第一批学部委员时,父亲两次提出不够资格,恳请从名单上去掉自己。在实验室展开一系列基础工作之后,柳大纲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时,从国家建设需求出发,东北工业基地急需得到恢复。不善言辞的柳大纲嘴角上扬,露出满意的微笑,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这里蕴含着镁、钠、锂、硼、氯、溴、碘、铷、铯等多种元素,湖水像被不小心打翻的调色盘一样五彩斑斓。当时,我国日光灯生产完全依靠价格昂贵的进口荧光粉,国内生产的荧光粉不仅成本高,且因含有铍而有毒性。
从内到外的变化,赋予了柳大纲更多的力量,也影响了周围的年轻人。1976年,已过古稀之年的柳大纲打算再次前往盐湖,却因为身体原因未能成行。
1954年,原本并非专长于胶体化学,也不懂土建工程的柳大纲欣然领命,接受了国家布置的任务。后来回想起这段不寻常的经历,柳大纲也深受感动。
接下来又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完成了这些物品的开箱和整理工作,布置了新的实验室,期待一个新的开始。只用两年时间,他就迅速拿下博士学位。多年以后,柳大纲在回忆的文字里仍然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知识分子如果真正做到与工农结合就有前途,如果不与工农结合便一事无成。
他的科研生涯辗转祖国的南北和东西,更是横跨了多个研究方向。在柳大纲心中,老羊皮工作服和大头鞋就是他的战袍,只有奔赴战场盐湖时才能穿。
柳大纲对氢氰酸、氯化氰、溴化氰、碘化氰、双氰、乙炔等直线分子以及异氰酸和异氰酯等复杂分子的紫外光谱进行了研究。但柳大纲谢绝了大家的挽留,放弃了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于1949年初回到了上海。
孩子出去了,如果不给他较好的条件,他也一定‘站立不起来。刘铸晋曾回忆起这段忘年交的起点。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